工程案例project case
9个方面让你知道,为什么母猪的产仔数少
排卵率决定了窝产仔数的上限。然而对排卵率进行的选育并不能增加窝产仔数,原因是随着排卵率的增加,胚胎死亡率也会增加,二者的作用抵消了。胚胎死亡率的这种增加可能是因为子宫空间的限制,或每个胚胎供血量的限制而造成的。

4、营养因素

妊娠期母猪会优先将能量和营养供给胚胎发育,不过这部分养分的需要量很少。因此,在正常的商业条件下,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不会影响到窝产仔数。研究还显示,在采用正常日粮的母猪群中即使将维生素的供应提到很高的水平也不会增加窝产仔数。艾尔博特大学的几项试验证明,在泌乳期当中任何一周,如果对母猪强烈限饲,将会影响到下一胎的排卵数和胚胎死亡率。

 青年母猪应在配种前至少10天开始饲喂高质量日粮,自由采食,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增加排卵率和窝产仔数。但如果在配种后2-3天内给青年母猪喂得太多(超过2.5kg/天),又会降低胚胎存活率。

5、配种管理

配种选择在母猪排卵前0-24小时(最佳为12小时)可得到最多的窝产仔数。为了根据排卵来确定配种时间,应搞清母猪和青年母猪的发情持续时间,应在70%发情期进行配种。在配种的时候,对于青年母猪来说,性成熟(经历的发情周期数)对窝产仔数的影响比日龄和体重更重要。与首次发情配种相比,在第2个发情期给青年母猪配种可增加0.7个窝产仔数。如果在首次发情时先用结扎输精管的公猪给青年母猪交配,第2次发情再用正常公猪配种,这样得到的窝产仔数比第1次不交配的情况高0.7。但目前还不清楚这2个数字之间有没有加性效应。对青年母猪来说,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相结合比仅做人工授精获得的窝产仔数更高。

 对成年母猪来说,如果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做得很好的话,二者所得的窝产仔数没有差别。母猪断奶后第67天返情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分娩率和窝产仔数降低。至少85%的母猪应在断奶后第3-5天返情。

6、公猪效应

应选用多产的公猪,还要注意不能过度使用公猪。公猪的配种强度取决于生产需求和公猪的日龄。8-12月龄的年轻公猪每周可连续配种2-3次。成熟公猪每周可用到6次。环境温度过高(高于30℃)会降低公猪受精率,紧接着影响窝产仔数。